
所謂卡傷是由于在滑動面損傷產生的部分的微小燒傷匯總而產生的表面損傷。滑道面、滾動面圓周方句的線狀傷痕。滾子端面的擺線狀傷痕,靠近滾子端面的軸環(huán)面的卡傷。
造成卡傷的主要原因有:過大載荷,過大預壓,潤滑不良,異物咬入,內圈外圈的傾斜,軸的撓度、軸、軸承箱的精度不良等。
可以通過適當的預壓,改善潤滑劑和潤滑方法,提高軸、軸承箱的精度來解決。
磨損
磨損失效是指表面之間的相對滑動摩擦導致其工作表面金屬不斷磨損而產生的失效。造成磨損失效的因素主要有潤滑劑失效或缺乏潤滑劑,潤滑方式不對,有磨粒進入軸承內部,負載過大等。
解決方法可以通過改善潤滑劑或改善潤滑方法,增強密封機構等。
擦傷
所謂擦傷,是在滾道面和滾動面上,有隨著滾動的打滑和油膜熱裂產生的微小燒傷的匯總而發(fā)生的表面損傷。
產生帶有粘著的粗糙表面。造成擦傷的原因主要有高速輕載荷、急加減速、潤滑劑不適當、水的侵入等。
解決方法:改善預壓,改善軸承游隙,使用油膜性好的潤滑劑,改善潤滑方法,改善密封裝置等。
壓痕
咬入了金屬小粉末或異物的時候,在滾道面或轉動面上產生的凹痕或由于安裝時受到沖擊,在滾動體的間距間隔上形成了凹面(布氏硬度壓痕)。
引起壓痕的主要因素是:金屬粉末等異物咬入,組裝時或運輸過程中受到的沖擊載荷過大等。
解決方法:改善密封裝置,過濾潤滑油,改善組裝及使用方法等。
燒傷
滾道、滾動體以及保持架在旋轉中急劇發(fā)熱直至變色、軟化、熔敷和破損。造成燒傷的原因有潤滑不良,過大載荷(預壓過大),轉速過大,游隙過小,水、異物的侵入,軸、軸承箱的精度不良,軸的撓度大等。
可以通過改善潤滑劑及潤滑方法,糾正軸承的選擇,研究配合、軸承間隙和預壓,改善密封裝置,檢查軸和軸承箱的精度或改善安裝方法來解決。